【中长期规划】柳州市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柳州国资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战略机遇期。为此,柳州市国资委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研判国内外宏观形势,准确把握国资国企功能定位,充分对接城市发展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谋划编制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城市特色的《柳州市国有资本“十四五”规划》。规划重点围绕城市能级提升、产业能级提升和区域能级提升三大方向,提出引领产业发展、深化市场化转型、实施重组整合、助力城市建设、支撑公共服务、强化区域协同等重点任务,明确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前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支撑、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动力、以市场化经营机制为导向、以国资监管为保障的国资国企改革举措,促进国有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柳州市国资国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部署下,以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市属企业为核心目标,以改革释放动力活力为战略主线,推动各项事业取得瞩目佳绩。
一、国资规模效益稳定增长
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末,柳州市属企业资产总额7456亿元,净资产总额2241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0%和8.5%,资产规模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名第一。资产总额超千亿的市属企业有4户,在全区资产总额超千亿的国有企业数量中占36.4%。
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20年柳州市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20.28%;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市属企业共4户,成功实现“十三五”规划设定的“打造4户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国有企业”的目标。2020年柳州市属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4亿元,同比增长133.73%。“十三五”末,柳州市属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同比增长12.8%;累计完成融资到位资金893亿元,同比增长35.5%;年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0.19%,较好地完成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二、国资布局结构逐步优化
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基础性、关键性领域集中。“十三五”期间,柳州市国资国企着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性、公共性、资源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城市开发、现代服务等领域的集中度达90%以上。其中,轨道集团整合城市公共交通资源,发展成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企业;城建集团是主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承担者;东城集团和北城集团分别为柳东新区和北部生态新区的建设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水务集团基本实现主要城区供水一体化,在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文旅集团先后打造百里柳江、“大苗山古城”等景区业务,为柳州市文化旅游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农投集团实现水利航电板块和农贸市场业务的双向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引“三农”发展。
市属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市属企业紧扣柳州市“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为自身转型升级培育新的产业动能。轨道集团投资建设的智能交通产业园,在推动柳州产业集聚,助力柳州市补齐轨道交通产业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城集团参与建设的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下属东科公司国家级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等落地,助力柳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城集团投资建设的智能电网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为柳州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投资建设的洛维螺蛳粉产业园成为国有资本带动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示范标杆。
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十三五”期间,市属企业通过强制清算和自主清算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出清“僵尸企业”57家,出清率达100%,市级经营不善企业出清工作基本完成,助力市属企业“瘦身健体”。在剥离市属企业办社会职能方面,柳州国资推进退休人员移交社区规范管理,“十三五”期间,实现驻柳央企、区企国企退休人员共三万余人移交社会化管理,移交比例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柳州国资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克服央属、区属企业改造资金政策窗口即将关闭的困难,完成各级国有企业供水、供电和物业改造超过十万户,提前完成国家、自治区部署任务,助力市属企业“轻装上阵”。
三、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
顶层设计逐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市国资委紧紧跟随国企改革发展脉络,形成了与中央、自治区层级相匹配的“1+N”政策文件体系,全方位建立健全涉及国资监管、整合重组、市场化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等多方面内容的制度体系框架。
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柳州国资持续优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印发《柳州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行规范市直属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进一步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职责边界,规范健全董事会建设,建立国有企业监事管理中心。
市场经营机制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柳州国资积极探索对增量国企进行混改,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属企业达130多家。市国资委印发《柳州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试行)》,以目标价值为导向,全面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深化业绩考核改革奠定基础;印发《柳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试行职业经理人薪酬改革的指导意见(暂行)》,为职业经理人试点和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奠定基础。2020年,东城集团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落地,在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四、国资监管体系日趋完善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为推进国资监管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市人民政府印发《柳州市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实施方案》纲领性文件,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管资本”为主的要求予以政策化、制度化,要求探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赋予企业更多经营自主权,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基于此,市国资委印发《柳州市国资委履职清单(2020年版)》和《柳州市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20年版)》,持续推进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保障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自主权。
五、国资服务功能有效发挥
区域支撑效能提升。作为柳州市稳增长稳投资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市属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两千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持续发力,打通城市内部交通脉络,进一步拉大区域互联框架,为柳州市“一主三新”城市发展格局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柳州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市属企业加快柳州市电网建设、天然气管道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承担全市大部分公交出行、天然气供应、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增强城市综合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能级。
社会责任充分履行。在抗击疫情方面,柳州国资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增长工作,有效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在风险化解方面,金融集团不良资产存量余额下降78.2%,处理存量不良资产清收金额13.65亿元;柳化股份通过实施政策性关停,妥善安置职工两千余人,为打赢污染防治、蓝天保卫战贡献国资力量。在脱贫攻坚方面,柳州国资开展产业扶贫,以文化节等形式提升受帮扶地区特色产业知名度;开展就业扶贫,在县域组织就业创业带头人培训;开展消费扶贫,以结对帮扶、爱心捐助、以购代捐等形式,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脱贫攻坚;“十三五”期间,柳州国资和市属企业实现帮扶村脱贫超千户,增加经济效益逾万元,解决就业岗位逾千个。
六、国企党建强化谱写新篇
党建引领夯实国企制度基础。“十三五”期间,柳州国资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市属企业的全面领导,通过建立规范党委报告党建制度、党委会前置讨论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市属企业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夯实了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的制度基础。
党建品牌彰显柳州国资特色。“十三五”期间,柳州国资部署开展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六化一创”“书记项目”“国企党建品牌建设提质工程”“党旗耀龙城·国企党建创示范”等行动,推进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在全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章 “十四五”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柳州市国有资本“十四五”时期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遵循聚焦主责主业、聚焦实业、有进有退的原则,抓好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全面谋划柳州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大局,一以贯之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以贯之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市属企业的协同联动,推动跨层级跨区域合作深入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为柳州提升城市能级、经济规模、创新带动力和要素集聚力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坚持平衡责任与效益。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强化国企责任担当,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市属企业持续改善主业质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高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柳州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主力军和稳定器作用。
坚持创新驱动。勇于成为创新探索的先行者和改革攻坚的排头兵,不断创新国资监管体制和国企经营机制,积极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拓展新资源、新业务和新市场,争做新兴产业引领者。
坚持放管结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依法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国资监管制度,推进简政放权,完善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资产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三、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柳州国资的重要作用,紧扣国资国企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的功能定位,落实国家、自治区、柳州市发展战略,明确“一三六五”发展思路,围绕一个中心(推动国资战略功能升级),立足三大支点(提升城市服务能级、提升产业布局能级、提升区域协同能级)发挥国有经济稳定增长、优化结构、畅通循环作用,着眼六大任务(引领产业发展、推动市场化转型、实施重组整合、助推城市建设、支撑公共服务、强化区域协同)推动国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进五项改革(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公司治理为保障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改革为动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健全市场化经营体制、以授权体系为基础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转变国资国企经营体制。
四、发展目标
国资国企能级支撑区域发展。“十四五”时期,柳州市国有经济规模效益持续稳定提升,与国内领先城市之间的差距缩小,助力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到2025年,柳州市属国有资产总规模达到1.19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7%;营业收入超过414亿元,内生营收复合增长率在5%以上,利润总额超过1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等绩效指标显著提升,彰显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市属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创新驱动发展富有成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明显优化。围绕服务国家、自治区、柳州市区域发展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资本主责主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度大幅提升,国有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战略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十四五”时期,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要产业发展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应急能力建设取得成效,公共交通覆盖率、城乡供水覆盖率等比例得到提升。围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要求,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重点布局“城市建设+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的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薄弱局面得到明显改观。到2025年,85%以上市属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等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90%以上新增投资集中到城市建设、公用事业、现代服务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国资国企改革任务有效落地。力争达成柳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更成熟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2-3个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努力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加强上市公司孵化、谋划上市公司并购,力争到2025年市属企业新增控股上市公司2户(IPO上市1户、并购1户)。推动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到2025年,市属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部分重点工业企业达到4.0%以上。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加快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薪酬分配机制,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升级,形成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国资监管方式更加优化,落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章“十四五”发展重点任务
一、引领产业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效能
做强实体制造业。结合市属企业及其子公司业务基础与发展要求,提升国有资本在实体制造业的比重,以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协调推进多层级产业合作,做强医药制造板块、激活日化产品品牌、重振化工产业实力、推动食品产业升级,将实体制造业作为助力柳州实现现代制造城和万亿工业强市目标的支柱产业。
做优现代服务业。发挥市属企业能动性,打造综合型金融服务实体,强化现代金融服务支撑,推动现代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撑产业培育作用;促进商贸流通业整体化改造,打造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高品质物流体系,加快传统商贸产业向新业态、新模式转型;推动文化旅游基础资源整合,提高文化旅游综合运营能力,打造柳州城市文化旅游名片。
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国有资本产业培育和引导作用,以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园区运营和要素流通平台为抓手,着力发展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市属企业每年实施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逐年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比例,力争实现“十四五”期间市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平均收入增长15%以上、营业收入占比达20%以上的目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夯实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基础。
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市属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管理,严格控制高风险投资业务及非主业投资审批,原则上非主业投资规模控制在总投资规模的10%以下;投资额占出资企业净资产10%以上或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非主业投资项目,按规定报市国资委核准。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柳州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投资管理办法(修订)》和《柳州市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实施市属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完善市属企业主业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二、加强资本运作,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
以“2020年后市属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为目标,通过持续注入优质资源、积极实施债务重组、盘活处置存量资产、引入AMC收购债等多种手段实现企业债务水平稳健可控、债务结构优化完善、偿债能力不断增强、资产质量有效提升。推动平台公司完成剥离政府融资职能,通过市场化、实体化、法治化转型,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助力转型后市场化运作的市属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建立良性偿债机制。从短期来看,明确市属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的主体责任,基于不同债务性质,以优化债务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作为重要偿债方式,实现市属企业存量债务分类处置。从长期来看,以规范举债规模、创新融资模式、增加项目收入作为持续偿债方式,实现市属企业增量债务充分可控。同时,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从投资管控、产权管理、业绩考核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强市属企业资产负债约束。
三、实施重组整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资产同质、业务同类、产业关联的市属企业纵向调整和横向重组整合。推动市属企业从侧重城市基础建设任务、高负债发展模式向多元化产业经营、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支持整合后的集团公司培育自身优势产业,提高实体产业资产比重,保持良好现金流和再融资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市属企业从小、弱、散产业状况向布局合理、分层分类、有序推进的产业组合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各项业务板块化布局、梯次化培育、多样化发展、市场化激励。
明确市属企业功能定位和业务领域。根据实体产业发展和融资工作需要,结合《柳州市凝心聚力抓产业真抓实干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总体方案(2021-2023年)》等文件要求,梳理城市开发建设和运营、城市交通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公共服务供给、产业投资、实体制造、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业务领域。基于重组整合后市属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基础,确定不同业务板块的经营主体,提升国有资产的整体运营效益。
四、助力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功能片区布局
发挥柳州市国资国企的制度优势、资本优势,当好城市建设主力军,探索重点片区、产业空间及生活空间统筹开发新模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更新力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领城市发展能级跃升。
城市建设与园区开发双线驱动。发挥国有资本的主力军作用和市属企业城市开发建设基础优势,通过城市开发和城市更新能力提升,推动国资体系内城市开发建设的相关资源整合与同类项目合并;通过在产城融合、产融结合等领域不断拓展高附加值的增量业务和应用场景,助力构建园区产业生态圈。
城市交通板块重点聚焦。推动市属企业主动承担和参与全市重大标杆性城市公共交通项目,实现公共交通综合场站资源、路域经济资源等的专业化开发、建设和经营。将城市交通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以国资力量推动柳州市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与国内国际市场高度契合的产业结构更加完善、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实力大幅提升。
智慧城市领域引领转型。紧跟柳州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规划要求,有序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推动市属企业深度参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智能电网、充电桩等多渠道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柳州国资基建系统协调运转。
五、支撑公共服务,提升城市运营保障能力
充分发挥柳州国资在服务城市运营保障、支撑城市承载能力扩容的作用,围绕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共服务投融资、建设与运营模式,优化国有资本在市政服务、民生保障和城市安全等领域的布局。
全方位保障。推动功能型市属企业围绕城市保障领域主业,加强公共服务各产业板块联动,强化市属企业对水、电、气、热等要素的保障能力。创新区域公共服务协同模式,推动柳州市与周边其他地市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交流合作,缓解区域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问题。
综合化经营。构建大环保产业格局,拓展环卫、垃圾处理、危废处理、污泥处理、污水处理、生态修复、资源利用等细分行业,推动市属企业成为涵盖水务、环境、能源、物业服务等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投资者。发挥国有资本在节能环保领域引导作用,做强做优做大环保工程、先进环保设备技术、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
六、强化主体合作,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按照“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作联动、深度融合”的原则,构建国资协同发展格局,深化跨层级跨区域合作,加强地方国资合作力度,拓展市区协同合作范围,探索央地协同合作机制,利用大协同、大联动推动柳州国资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统筹国资系统资源,促进数据资源、品牌资源、土地资源的有效激活与集约利用,加强市属企业协同发展,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多点支撑、特色鲜明的国资国企合作模式。
第四章 改革关键举措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国资国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巩固“三基建设”,实施“强根铸魂兴国企”工程,确保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进。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为柳州市推动国资国企改革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纪律保证。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推动国有企业将全面完成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完善第一议题制度,明确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建立完善跟进督办制度,健全市属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机制。建立国有企业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完善国有企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
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标准,健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选贤任能制度,完善有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建设一支懂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专业化企业家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优秀企业领导人员培养选拔力度,统筹做好国企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打造“国资犇牛”人才品牌,做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建人才、高技能人才、科技型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
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外部董事管理制度,选聘现职国有企业负责人及专业人才任专职外部董事,探索开展国资监管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人员以股东代表身份兼任外部董事试点,实现市属企业董事会外部董事原则占多数的目标。明确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重大经营决策等方面的决定权,保障董事会有效行使选人用人、考核评价、薪酬分配等职权,严格落实集体审议、独立表决、个人负责的决策制度。完善董事会及董事评价方法,建立健全董事会决策效能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差异化考核评价。健全对董事决策失误的责任界定、责任追究具体制度,对重大决策失误负有直接责任的及时调整或解聘,依法追究责任。
强化监事会作用。完善监事会建设,确保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培养懂经营、善监督、敢担当的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明确监事会职责,发挥“外派内设”监事会制度优势,强化监事会作为市属企业监督机构的重要作用,落实监事会检查公司财务、纠正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权,保障监事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行权履职。健全监事会主席向出资人定期报告制度,完善监督成果运用机制,创新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履职成效。
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建立经理层由董事会选择的新机制,推动市属企业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范围、授权程度和监督职责,规范授权行为。明晰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清单,严格落实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监督。完善经理层议事规则,明确经理层履职程序,充分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
三、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
加快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形成科学系统、精简高效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落实市国资委“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的出资人权利。定期优化调整并公布《柳州市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国资权责清单以外事项由市属企业依法自主决策,国资权责清单内事项要大幅减少审批或事前备案,强化事前科学规范高效决策和事中事后监管。深入开展分类授权放权,围绕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等重点,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市属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市属企业。
完善分类监管模式。推进市属企业功能界定、类别划分,为市属企业分类发展、分类定责、分类考核奠定基础。根据市属企业所处行业和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核心竞争力等因素,对价值提升、股东回报、发展质量等针对性指标进行考核,合理控制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数量。实施精准考核,“一企一策”加强对市属企业发展关键环节的考核力度,聚焦补短板、锻长板、增新板;实施对标考核,完善考核目标和指标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纵向对比历史水平、横向对标行业市场数据,推动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智慧国资监管平台。在数字化监管领域,构建在线监管一体化口径,围绕市属企业财务、产权、改革、重大投资、薪酬分配、科技创新、干部管理、外事管理、企业监督、企业党建等内容,完善国资监管机构与司法、海关、税务、证券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在政府服务领域,利用网络渠道向企业及社会公众传递国资国企相关信息,通过国资监管部门门户网站实现新闻发布和舆情处置信息化,建立多平台新媒体矩阵,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
一、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国资委牵头成立柳州市国有资本“十四五”规划落实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柳州市国资国企发展和改革、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及监管体制改革的督促落实等全局性工作,做好重要事项决策,妥善处理并协调解决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为市国资委推动市属企业履行改革主体责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同时,制订规划各项任务分解清单,提高实施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更好发挥规划对柳州市国有资本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督促市属企业将高质量落实规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各企业的战略管理部门作为主责部门,制订具体推进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加大资源支持,强化人才保障
按照“一企一策”工作思路进行精准帮扶,支持其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推动有效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鼓励市属企业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重大专项、平台建设、人才引进、财政金融、研发补助等政策和资金支持,对本规划落实形成有力支撑。加强相关政策的立改废释工作,健全改革制度体系,规范市属企业发展规划模式,保障规划实施。
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拓宽外部优秀人才的引进渠道,完善内部人才的选拔通道,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自我驱动力,为柳州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创新驱动提供重要战略要素。建立梯队合理的后备人才队伍,为改革发展、创新驱动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建立反馈机制,加强督查考核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输、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推动市属企业和相关责任单位以年度为限,定期向市国资委改革与规划发展科报送战略执行情况以及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变动;加强改革与规划发展科、市属企业和相关责任单位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估力度,根据内外部形式研判对规划进行修订和调整。
建立督促督办系统和考察评估机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或抽查,将规划落实情况作为对市属企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发展与国资规划指向出现偏离、落实不力导致影响发展大局的,督促市属企业主动自查自纠,提出解决整改方案,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对拒不落实规划或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市属企业进行约谈、问责。建立完善以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的业绩考核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分类考核指标和权重,有机衔接规划目标与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