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规划】柳州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

来源: 柳州市国资委  |   发布日期: 2025-05-29 18:00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之年。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柳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质效,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以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统筹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业投资和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实现“两增一降三提升”工作目标,即: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增长高于全市GDP增速,资产负债率逐步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

一、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

围绕2025年资产处置和盘活工作目标,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加快资金回流。一是把握政策窗口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处置。全力支持推进收购商品房做保障性住房工作,持续拓宽存量房消化渠道,缓解企业压力。二是加强重点资产处置合作。坚持市场导向,深入挖掘资产价值,围绕国有股权、经营性房产、存量土地等大宗资产,加强与各类资本合作力度。三是优化市属国企内部资源配置。优化平台公司资产结构,提升企业产业价值链。

二、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一)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一是改革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实行差异性设置指标,突出结构优化、企业转型等重点指标考核;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意见精神,以业绩为标准,优化薪酬结构,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二是完善董事会与经理层运行机制。发挥企业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强管理抓落实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外部董事、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三支队伍的专业作用,引领和保障企业市场化转型。三是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提升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质量,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机制,实现收入与企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紧密联动。

(二)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发展。一是优化主责主业。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一企一策”确定企业发展定位,优化企业经营结构,打造若干家专业化集团公司,实施产业资源开发和集约化运营。二是大力实施产业攻坚行动。从国企主责主业出发,围绕产业攻坚行动谋划和发展产业,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企业竞争力。三是推进基金投资助力产业发展。以基金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加快重点基金投资项目落地。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中早期科创基金、成熟期产业基金落地,加速建设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集群,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协同。四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机器人产业园、工业设计城、大数据产业园等运营管理,发挥园区产业配套优势,培育工业服务业务集群。提升车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能力,助力汽车、交通等行业智能化升级。

三、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聚焦企业风险管控,强化实时监测预警,一是抓好重大法律风险防控。健全企业合规风险识别预警与防范应对机制,基本形成全面覆盖、权责清晰、协同联动的企业内控与合规管理体系。加大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建立法律、监督、追责等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总法律顾问及首席合规官作用,加强法律合规审核,防范法律风险。二是加强审计监督。持续强化与审计部门的协同合作,联合纪检等部门加强责任认定和追责闭环,推动形成监督贯通协调机制。规范企业外部审计监督,提升外部审计监督效力。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三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实行穿透式动态监测,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调度。充分发挥财务专员作用,推动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坚持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落实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制定市直属国有企业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工作指引,进一步厘清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落实基层党建“十个一”要求,开展“五基三化”巩固年行动,持续实施“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工程。

(二)扎实推进党业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化债和发展,制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清单,持续开展“实践实干、攻关攻坚”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搭桥助力产业发展,持续开展“三链”党建赋能行动,助推市属国企与在柳中央、自治区企业合作,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新格局。

(三)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反腐。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实施清廉国企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四责协同”,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企业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等监督,推动清廉国企建设向基层延伸。

五、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及时传达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资国企的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树牢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强化思想作风建设,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重点,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意识,突出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保障中心工作高效完成。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激励机关干部担当作为,组织开展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干部管理监督,深化教育引导,带头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