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渗滤液处理尾水纳管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来源: 柳州市国资委  |   发布日期: 2022-12-14 16:23   

近日,柳州市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下文简称“渗滤液处理厂”)技术创新改造工程投入使用。经过技术升级改造,柳州在全国率先实现渗滤液处理尾水纳管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同时,厂区的渗滤液处置浓缩液产率由40%降至4%,有效保障了柳州市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稳定性,显著改善我市生态环境。

柳州市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柳州市区目前唯一未封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411月投入使用,20224月正式停用。18年来,柳州市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累计填埋处理生活垃圾约826万吨。由于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会发生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会产生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会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

柳州市水务集团(以下简称:水务集团)20203月接手运营管理柳州市立冲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在未进行技术改造前,该处理厂的渗滤液处理能力仅为每天150m³,生产浓缩液(浓缩液是指渗滤液处置工艺中纳滤膜、反渗透膜等膜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截留的残余液;与渗滤液相比,其有机污染物、无机盐和金属离子浓度更高,且生化性较差,若处置不当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产率约为40%,导致每天约有60m³浓缩液回灌垃圾填埋库区,使得垃圾填埋堆体存在滑移风险。

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保障柳州市生态环境安全,水务集团持续对渗滤液处理厂进行技术改造,在全国首创使用组合方罐式高效CJR膜生物反应器,推动渗滤液处置能力由每天150m³提升至600m³。积极对渗滤液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引入“两级物料膜”工艺对纳滤浓缩液进行处置。同时,水务集团紧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按照“推动达标渗滤液纳管排放”规划精神,立即落实相关要求,开展厂区环境影响评价调整工作,对渗滤液处理厂进行二次技术升级改造,在原有“MBR/CJMBR+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取消了反渗透处理工艺,助力柳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纳滤清液纳管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即将渗滤液处理尾水直排江河的常规配置更改为纳管进入城市污水管网进行后续处置,此举有效降低了区域地表水的环境风险,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此次技术升级改造,也有效解决了行业内反渗透膜浓缩液产率高、处理难度大的困境,厂区渗滤液处置浓缩液产率由40%降至4%,降低了浓缩液回灌量,保证了垃圾堆体的稳定性。

渗滤液处理厂新增膜处理设备


来源:水务集团